法制網記者 張亮 趙紅旗
  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無主管單位、無治安防範措施、無組織管理的“三無小區(樓院)”,占全市小區樓院總數的50%以上。據統計,發生在“三無小區”的盜竊案件占全市盜竊案件總數的近70%,涉案價值雖然不大,但直接影響著群眾的安全感。
  三門峽市委書記楊樹平認為,“三無小區”的存在暴露出政法綜治工作仍存在薄弱環節,務必予以治理,打通政法綜治戰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真正築起平安建設的天羅地網。
  從相互推諉到責任目標
  “‘三無小區’是指無責任單位、無治安防範措施、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出了問題,相互推諉,已經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盲點和平安建設的薄弱環節。” 三門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易樹學解釋說,“三無小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原國有廠礦企業職工住宅小區,因企業國有性質發生了改變,形成了職工住宅小區無人管理的局面;二是單位統建住房,經過房改出售後形成的無人管理小區;三是早期房產開發商建設,物業管理不規範的小區。
  今年年初,三門峽市決定對“三無小區”進行專項治理工作,並作為政法綜治戰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內容、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強力推進,還專門成立了4個專項治理工作督導組負責督促檢查,每半個月聽取一次督導情況彙報。市綜治委在每個“三無小區”公佈治理責任單位或幫扶單位的分管領導和具體責任人姓名及聯繫方式,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對治理效果差、群眾滿意率低的小區實行掛牌整治,對該小區所屬街道辦事處和治理責任單位或幫扶單位實行平安建設重點管理直至一票否決。
  三門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湯立明說,在為“三無小區”找責任單位的過程中,按照“屬地管理”和“誰開發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一明確了治理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對有責任單位的,由責任單位負責治理;因單位合併的,由合併後的單位負責治理;有始建單位的,由始建單位負責治理;因各種原因無責任單位的,由所在縣(市)區政府出資或市、縣兩級綜治和平安建設成員單位幫扶治理。各社區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負責配合做好轄區小區樓院的專項治理工作。
  從無人管到業主自治
  看著小區院內的左鄰右舍在拉家常,不時有佩戴紅袖章的居民在樓前屋後巡邏,抬頭還能看到院內的視頻監控探頭,就連過去很少有人管的生活垃圾也有人定時清運,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澗河街道文一社區文明路南區生活的居民王林,心裡就有一種愉悅感。
  他所在的小區,原來的主管單位在改製中已經不存在了,剛開始,因這裡的居民都是原來同一單位的,大家彼此之間都比較熟悉,每月十幾元的物業費還能收上來,後來,有一部分居民陸續搬出,住進來的人各行各業都有,人也變得生疏起來,物業費也收不上來,連生活垃圾清運都無人願管。
  “小區內路燈壞了無人更換,一到夏天更是惡臭衝天,外人隨意進出。”王林說,因無人管理,小偷小摸的現象時有發生。居民把小區亂象反映到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前來做做工作,好了一陣子後,小區亂象還是依然存在。
  今年年初,三門峽市和湖濱區兩級綜治辦工作人員到小區認真進行了調研,然後與街道辦事處一起,幫助居民重新組建了業主委員會,推動居民自我管理。 “小區的事有人管了,小偷小摸現象也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改善了,心情自然舒暢起來。幫小區重新找到‘娘家’就是不一樣啊!”王林感嘆道。
  “這個昔日‘問題小區’已經變成‘零發案小區’了。” 三門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易樹學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像這樣的小區,全市共有997個,被稱為“三無小區”,如今通過專項治理,全部幫助其找到了責任人。
  加大投入織就防範大網
  湖濱區湖濱街道橋西社區市塗層布廠家屬院由於企業破產,長期以來無主管單位,無物業管理,無技防措施,屬典型的“三無小區”。該小區有住戶80餘戶,200多人,時常發生自行車、電動車被盜事件。該街道瞭解情況後,與幫扶單位市人社局聯繫溝通,安裝了高清晰視頻監控。
  據趙冶鈞介紹,今年全市累計為“三無小區”投入資金1200餘萬元,新封閉小區樓院263個,新建門衛值班室172個,新聘門衛值班員615人,建設視頻監控平臺536個,安裝視頻攝像頭4968個,安裝樓宇對講系統897套,修繕、增補照明設施2181個,加強了小區的治安防範基礎設施建設,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在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公眾安全感調查中,該市群眾安全感比去年底提升2個位次,位居全省前列。
  對“三無小區”的治理,贏得了民心。群眾積极參与進來了。在市色織廠家屬院,因技防公用電費無人願意分攤,安裝好的視頻監控無法正常使用。社區片警張春偉主動墊資360餘元,打動了居民,使電費問題得到解決。院內的熱心居民張巧娥,帶頭出資100餘元,動員20餘戶居民共同出資1000餘元清運垃圾,並主動負責監控視頻的看管、電費收取等問題。在他們的帶動下,“問題小區”成了人人都願意奉獻的“愛心小區”
  “為防止出現新的‘三無小區’,我們還出台了《關於社區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將社區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用地規劃、建設規劃。”楊樹平說。。
  法制網三門峽9月11日電  (原標題:“問題小區”喜變“零發案小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agsu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